互操作性
自从1982年第一个GPS接收器投放市场以来,GNSS技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那时起,电路板的内部就从一次跟踪一个信号的重型电路发展到今天基于芯片技术的轻质电路板,并连接到一个可以放在手掌上的天线上。这些多通道、多频率和多星座接收器能够与地面和卫星增强系统(GBAS和SBAS)进行无线通信,使用差分GNSS (DGNSS)实现分米定位,使用实时动态(RTK)或网络RTK实现厘米级精度。到2020年,四个覆盖全球的GNSS星座将向平民开放:欧洲的伽利略(Galileo)和中国的北斗(北斗),以及美国的GPS和俄罗斯的格洛纳斯(Glonass),这两个星座目前都已完成并全面投入使用。这四个星座的120多颗卫星将发射至少两个信号。因此,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地球上任何一个户外地点都可以接收到数百个GNSS信号。
四个系统有时被视为竞争对手。然而,行业热衷于开发GNSS接收器,能够使用所有类型的信号,以提高任何地方的可靠性和精度,包括在城市峡谷下,包括在树冠下,甚至在室内 - 虽然后者仍然是一个主要问题。从现在到2020年,GNSS服务的用户因此可以访问更多的卫星,该卫星将播出越来越坚固的信号。互操作性将大大提高GNSS服务的精度,可靠性和可用性,特别是在城市地区,通常对天空具有限制视线。
来自各国各国的机构经营这些卫星和相关服务。这些机构的政府可能会参与经济竞争或政治争吵,他们最终将确定GNSS互操作性是否是可行的前景,或者将成为一个幻影。美国,俄罗斯,欧洲和中国是否确实将拥有联合运作的意愿,实现全面的互操作性?2006年,在奥地利维也纳举行第一次会议的国际粮食署(ICG)的成立标志着协调和联盟的重大阶段。ICG在联合国的伞下行动,旨在鼓励普遍获得导航卫星系统,刺激这些服务的整合到基础设施中。为了使行业设计和开发可互操作的GNSS接收器,开放发布和传播信号和系统功能至关重要。让我们希望政治家能够意识到全球导航需要在可靠的指南针之后绘制全球课程,并在一起升起航行。